一年前,马俊河辞掉城市的工作,回到老家民勤国栋村种树,期望以此凝聚起更多的志愿者,合力拯救民勤。
取得环保标志的机动车辆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粘贴。不交罚款冻结车辆信息从4月6日起,沈阳市环保局会同市公安局开展机动车道路抽查检测工作。
冒黑烟公交车举报有奖继续实施冒黑烟公交车辆有奖举报机制。沈阳市新注册机动车辆3个月内可以到于洪车管所2楼办事大厅环保服务窗口或市环境保护局203室,提供行车证可以直接免费领取机动车环保标志。但是对于一些超标严重车辆,管保部门建议其报废更新,因为这样的车辆一般为2002年以前开始使用的车辆,其维修费用高达近万元,而报废车辆购买新车时还可得到1.2万元至1.8万元不等的补贴资金。所谓黄标车,就是尾气排放量超标的车辆,经过检测不超标的车辆将发放环保绿标。4月8日,沈阳市环保局召开通气会,决定从今年起至全运会召开,沈阳市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,坚决取缔黄标车。
若在绿标路行驶而未贴绿标的车辆包括私家车,将处于罚款、扣分并行的处罚标准。对于接到罚单后15天没有按时交处罚金的车辆,将冻结该车辆的所有信息,使之不能进行年检、交易。其中,奈良市的能见度一度不到2公里。
台湾环境保护署的观测数据显示,沙尘暴来袭时空气中的沙尘含量最高时达到1724微克/立方米,比正常值高出34倍之多。日韩怪罪中国 虽然中国也是沙尘暴的受害国之一,但日韩一些媒体及网民习惯性地把罪过都推到中国的头上。有日本网民声称,真想把中国全都用塑料布盖上。许多人对去年9月发生在澳大利亚悉尼那场该国70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可能仍记忆犹新。
气候专家认为,尽管气候变化不是形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,但至少是悉尼此次罕见沙尘暴的帮凶。这些年,中国一直在做着退耕还草、退耕还林和建立生态保护带等努力,但在阻挡沙尘暴的问题上收效并不大。
气象专家还指出,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,无论是中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植被状况,还是沙漠源区的地表含水量,当前的情况都要好于去年同期,不利于形成沙尘暴。当时,悉尼的天空被沙尘暴染成橘红色,以至于一些居民甚至担心世界末日即将到来。只要有沙源地存在,人类就无法从根本上消灭它。即便靠植物造林来防护土地,也依然无法阻挡那些在1000米甚至更高的高空中传播的沙尘。
美联社3月22日在报道中指出,此次沙尘暴是沙漠化效应的最新迹象——过度放牧、砍伐森林、城市扩张和干旱使中国北部和西部的沙漠不断扩大。新闻短评:自然灾害面前不应互相埋怨 虽然沙尘暴与人类活动有一定关系,但总的来看,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,是一个气候问题。沙尘肆虐东北亚 据中国气象专家称,本次沙尘暴从强度、范围来说,是近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。韩国气象厅监测资料显示,这是2005年开始观测沙尘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。
研究表明,中国国境之外的源区,构成了亚洲沙尘释放总量的约40%。实际上,此次影响我国的沙尘源头在蒙古国以及内蒙古中部地区。
一些日韩网民将矛头直指中国的环保政策。尼气象官员认为,这是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。
沙尘暴在中国的源地主要来自中国约17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,它们是地质时期形成的原生沙漠。面对自然灾难,各国间彼此埋怨,不仅于事无补,还会伤害民众间的感情。有韩国网民也在网上留言说,希望诸葛亮改变风向,将沙尘重新送回中国。日本专家此前还指出,源于中国等国的沙尘使日本人的花粉症呈进一步高发态势。流沙正逐渐侵蚀人口稠密的地区,使在春天袭击城市的沙尘暴进一步恶化。最新的这轮沙尘暴再次说明,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往往不局限于某个国家,治理环境也远非仅凭一国的力量就可以完成。
以上这段文字摘自旅居日本、署名远足的网友在新浪网站上撰写的博文。实际上,每逢沙尘暴多发的春季,日韩一些网民都会埋怨中国,认为中国保护环境不力,导致土地沙漠化愈加严重,进而使沙尘暴频频贻害他们。
气象条件是罪魁祸首中国气象专家指出,亚洲沙尘暴有3个主要源区:蒙古国南部的沙漠和戈壁、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体的中国西部高沙尘沙漠区、以巴丹吉林-腾格里-乌兰布和沙漠构成的中国北部高沙尘沙漠区。其次是气象条件,即大气具备强的热力不稳定,产生边界层大风,将沙尘吹起,由上升气流将其输送到较高的空中,再由中低空的急流将沙尘运输到较远的地区。
如果亚洲一些国家能换一种思维,不再动辄指责他人,而是合作应对荒漠化等环境问题,其成效也许会大得多。特别是南部地区的悬浮微粒浓度超过了2000微克/立方米,可谓是超级沙尘暴。
气候异常是帮凶 从世界范围来看,沙尘暴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异常也有一定关系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此前曾指出,影响亚洲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因素是天气和气候变化,而不是在部分地区发展的、只占很小比例的沙漠化过程。亚洲沙尘暴确有一部分来自主要由于人为活动新增的沙漠和沙地,但这些新增沙地只占中国原始沙漠约6%的面积。韩国《朝鲜日报》22日在一篇题为韩国缘何频繁出现超强沙尘暴的文章中也指出,受地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,沙尘暴的发源地中国、蒙古国等地的沙漠地事实上日益变大,因此今后沙尘暴的强度将越来越高,次数也会增多。
因为该国沙源地的干旱已经持续了13年,由此产生的多尘天气很容易引发沙尘暴。实际上,日本、澳大利亚近年已有学者指出,鉴于沙尘暴是国际性环境问题,下游国家不应一味抱怨或袖手旁观,而应本着帮人就是帮己的理念,向蒙古、中国等国提供资金、环保技术和经验。
首先是物质条件,即必须有一定规模沙尘储备的地区,也就是沙源地,如沙漠、无植被覆盖的荒漠化土地等。除了日本人的怨言外,韩国因为距离更近,受到的影响更大,意见也就更大了。
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每年都会出现沙尘天气,但通常出现在12月份和次年1月,但此次沙尘暴姗姗来迟,而且强度还大了很多。与此同时,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此次沙尘暴时,也附带着批评中国的环境问题
此外,希腊债务危机也是与会领导人关注的重点,外界普遍关注欧盟能否在此次会议期间达成救助希腊的方案。按照日程安排,欧盟各国领导人将在26日重点讨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,确定欧盟最新立场,为今年在德国波恩和墨西哥坎昆举行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做准备。范龙佩在会议邀请信中说,会议将首先讨论欧盟未来10年经济发展战略,即欧洲2020战略。目前,这一方案整体上获得欧盟成员国支持,但有成员国在一些具体指标上提出异议,还有成员国提出要制定相应措施,确保战略能够得到执行。
本月3日,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战略的建议方案,确定欧盟经济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,即实现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灵巧增长、以发展绿色经济和提高竞争力为内容的可持续增长、以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为指针的包容性增长。他说,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需在会议上就战略主要内容达成一致,以便在今年6月的欧盟峰会上正式批准这一战略。
除上述议题外,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还将讨论筹备今年6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、提高欧盟成员国经济竞争力等议题。范龙佩说,欧盟仍坚持各国应就气候变化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,但同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,这有助于谈判进程回到正轨。
新战略还在就业、研发投入、温室气体减排、教育普及和消除贫困5个方面设定了核心指标,并提出了7项计划倡议。本次首脑会议由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主持,这是他自今年初上任后主持的首次正式峰会。